資料庫

如何治癒喪親之痛

治療傷痛由面對悲傷開始,這條路上你並不孤單

喪親之痛也許是我們情感上最強烈、最難過的經歷。在我們嘗試接受這個艱難的現實時,內心必定會充斥著各種強烈而複雜的情緒。這些矛盾重重的情緒包括痛苦、恐懼、哀傷,甚至憤怒。

每個人面對悲傷的表現都不一樣。這取決於我們的個人背景、離世親人的身份和他/她離世的方式,但各種表現都有一些共通點。若我們能了解這些基本的相同之處,便會發覺在悲痛中你並非獨自一人。

悲傷有什麼徵象?

你可能會經歷以下的情緒和感受,包括:懷疑、震驚、麻木、否認、哀傷、焦慮、罪咎、沮喪、憤怒、孤單或挫敗。身體上,你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胸口悶痛、恐慌發作、暈眩或發抖,甚至失眠或不眠症。這些情緒上和身體上的症狀都是經歷喪親之痛的正常反應。

悲傷的情緒會持續多久?

雖然悲痛所造成的創傷很深,但時間可以治癒這道傷口。專家指出,當你可以回憶起已逝的親人而不感到痛苦,這就代表傷口已經逐漸痊癒。當然想起失去的親人時,可能還會有一絲傷感,但這種儼然不同的悲傷則較和緩、平靜 。

悲傷的表現是人人一樣嗎?

儘管大多數人都會感到哀傷、麻木、困惑、沮喪,但悲傷的表現是獨特而且多元化,並沒有固定的模式。有時候你可能想向身邊的親友訴說並共同探索這些感受,但有時候你卻寧可獨自面對。事實上,處理悲傷的過程就像乘坐一回「情緒過山車」,而好消息是走下坡往往是上升好轉的前奏。

我感到十分憤怒。為什麼?我可以怎樣處理?

感到憤怒是很正常的。憤怒的對象可能是離世的親人,也可能是其他家庭成員、醫護人員,甚至個人的宗教理念,而這股怒氣會逐漸消退。你可以透過做運動或其他活動來減輕憤怒的程度,也可以向人傾訴和表達你的感受。

我覺得自己快要失去理智了。這正常嗎?

這絕對正常。事實上,面對悲傷正是人生中一段「瘋狂」的日子。一些簡單的日常工作,例如駕車、繳付賬單、購買日用品等,也可能變得異常困難。但你可以放心,這種迷惘、瘋狂的感覺是正常的。

在這種情況下,謹記不要勉強自己。你可以用一本小筆記本去記下事情,而不必依賴記憶。也可以把自己的情況告知上司和同事,讓他們知道你不在最佳狀態。只需要給自己一點時間,這些難受的感覺最終都會過去。

我到底能不能停止哭泣?

眼淚不會馬上止住,但始終會慢慢停下來。而縱使你已不再哭泣,偶而的一首歌或一個老地方,都可能會勾起傷心的情緒。哭泣其實是一種健康地宣洩情感的途徑。

向喪葬承辦人求助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他們有足夠的經驗去幫助家屬克服喪親之痛。他們會聆聽你所擔心的事、提供有相同經歷者的心得,並向你作出相關的建議和幫助。

悲傷是一個過程:有什麼可以提供幫助?

面對喪親之痛時,你可能會經常感到無助,但有些行動可以令你在哀悼的過程中較為好過。以下是其中幾個方法:

尋找支援

找一位不作批評和判斷的親戚、朋友、鄰居或教會友伴,聆聽並為你提供支持。

參加互助小組

跟有相似經歷的人互相傾訴和支持,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甚至以日記的方式記下來。這些情感一旦釋放出來,通常就會減弱。

保持身體健康

飲食要有益而且均衡,適當休息,加上經常做運動。如果你的身體有任何不適,應立即聯絡醫生。

必要時尋求協助

如果喪親之痛對你造成太嚴重的影響,應向受過專業訓練的心理諮詢師或治療師尋求協助。

「我認為喪葬承辦人幫過最大的忙,就是讓我了解到強烈的悲傷是正常的。他給予我巨大的支持,還建議我參加互助小組。我現在每星期都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