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面對喪親之痛時,無論親友如何在旁陪伴,我們總會感到迷失和孤單。所有事情都變得很不真實,而我們亦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被一股不知所措的感覺壓倒。雖然我們知道要為亡者處理身後事、通知親友出席喪禮、安排殯儀禮的流程等,但所有決定似乎都令人難以面對。我們害怕會把事情忘掉,或把事情全部弄糟。而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幫您了解辦理身後事的須知,為您消除這些恐懼,並令您學懂放鬆。
您可以相信,您的喪葬承辦人會處理好大部份的細節,為您安排及打點好殯儀流程。他們會支持您,提醒您忘記的細節,並將您的計劃整理妥當。殯葬儀式應該讓您治療傷痛,而不應讓您為此感到憂心忡忡。喪葬承辦人會承諾按照在香港舉辦喪禮的流程,為您籌備一個有意義的服務,讓您和您的家人得以治癒哀痛。
當摯愛離世,親人必須在面對巨大壓力的情況下,作出種種艱難的決定。由於情緒變得動盪和敏感,一些非常輕微的誤會都可能會釀成大問題。
有些家庭一直維持著親密的關係,所有他們知道各個家庭成員的反應。但有些家庭未必可以長時間共同相處,所以他們必須要與幾乎像陌生人的家庭成員,一起作出各項決定。
經過多年來的觀察,我發覺這個艱難時期可以引致家庭成員之間分裂,而這些分裂的狀態可能維持數年。因此,我希望指引您和您的家人,如何團結和平靜地作出各項有關殯葬禮的決定。
從處理身後事及通知親友,到籌備喪禮及核對殯儀流程,在作出決策時,一個家庭內總有一至兩個人會擔當領袖的角色。這些重要家庭成員應該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馬上進行商議。殯儀館或教會可以提供商議的場地,亦可以使用一間沒有人打擾的房間。您可以在重要會議結束後,才回覆親友的電話。一些摯友亦可以幫忙接聽電話、通知您的親友有關喪禮的安排,以及與來訪者見面。
最常見的是家庭成員在整個殯葬禮的過程中,都沒有私底下聚一聚的時間。其實,家庭成員不但需要共同籌備殯葬禮,亦需要互相表達哀傷。
當家庭成員聚首一堂,您可以根據這本指引手冊檢視所有相關的問題,這有助進行一個全面的重點討論,並團結起各個成員。每個人的意見都值得被聆聽和考慮。
家庭團結的考慮必須優先於個人的喜好,也要優先於固有的傳統。有時候,這甚至要優先於離世摯親的個人意願。我們當然希望盡量滿足逝者生前的要求,但為了整個家庭著想,必要時我們亦需要作出一些更改安排。最重要的是讓家人可以以一致和平靜的步伐,走過這段艱難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