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您,陳長勝先生

父親陳長勝於19441014日香港出生,祖籍廣東新會,他排行第一,下有7個弟妹。「長勝」的名字是由父親的大伯爺決定的,寓意是中國抗戰長勝。父親一生勤奮正直,忠誠盡責,尤其對家庭,更是全心全意,無條件付出。

爸爸童年在西環長大,他的父母親都是小販,收入不多,家庭經濟很差,爸爸讀完小學後,便要出來工作,幫補家計,曾當2年印刷學徒。14歲那年轉入赤柱航海學校受訓,3年後畢業。以17歲之齡,加入蜆殼公司,成為一名海員。最初期,爸爸每次出海工作,需隔2年後才可回港一次,後來每次出海,滿一年就可以回港。因此,爸爸足跡遍及世界各地,見識甚廣。

爸爸很愛護家庭,任職海員10年間,出糧的所有薪金,全供給了當時父母親,作為家庭及弟妹們的生活讀書費用。根據爸爸的弟弟憶述,當時他們家中的第一座電視機及收音機,都是爸爸行船賺錢買回家。以當時的物價指數來說,這些家電都是很昂貴的物品。

爸爸選擇結束10年海員生涯,原因是想成家立室,不想長時間離開香港。所以,他為了自己未來的家庭,決心留港尋找一份穩定的職業。他曾在灣仔英京酒樓短暫做樓面,及後到現代貨櫃碼頭有限公司工作,繼續為香港航運行業作出貢獻,一做便做了差不多30年,直至退休。

爸爸喜愛聽收音機和看報纸,因為他在行船期間,長期在海上生活,這兩種活動成為他工作以外的消遣。由於爸爸是一位海員,他的雙手特別厚大,拖著他的手,可以感受到他過去當海員不少辛酸的經歷。

爸爸興趣廣泛,他是一名音樂愛好者,古今中外的音樂皆喜愛。爸爸也是一位出色的木工師傅,家中各項木製廚櫃和椅子,都是他親手製造。除此之外,爸爸喜歡養魚,不論熱帶魚還是金魚,高峯期在家養了三大缸魚。

爸爸重視家庭的美德,由原生家庭延伸到自己的家庭。爸爸媽媽在1974年共諧連理,之後生下兩個女兒,爸爸和媽媽的相處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內」。爸爸努力工作,賺錢回家,放工後又會主動與女兒捉棋玩耍。賢良淑德的媽媽,就擔任全職家庭主婦,照顧家庭日常,督導女兒。

爸爸是一名慈祥及和藹可親的公公。由於父母雙職緣故,外婆和外公常到二女兒家中幫忙照顧外孫女,直到外孫女2歲多便交由外傭協助照顧。每當提起外孫女,公公一定展露甜絲絲的笑容,古靈精怪的外孫女經常逗得公公開懷大笑。

爸爸小時候曾接觸基督教,後因當海員没有再出席教堂崇拜。直到200712月,他在香港葛福臨佈道大會決志信主,從新認定主。感謝天父的憐憫,爸爸媽媽於2017101日,一同在基督中心堂(荃灣),由陳麗霞牧師為他倆施浸水禮。爸爸有恆常參加教會崇拜及團契活動,他最難忘是與教友們一起修葺教會的園藝花圃。在家庭崇拜中,爸爸非常投入與家人一起讀經、唱詩和祈禱。

20184月,爸爸突然中風入院,同年6月,再發現心臟血管阻塞,需要安排通波仔,感謝神的保守,手術非常成功。好景不常,爸爸開始有柏金遜症狀,慢慢由用拐杖行路到2019年用輪椅代步。爸爸沒有因病而有怨言,相反他仍樂觀面對,積極配合復康治療,準時吃藥和覆診。在家人全力悉心照顧之下,居家安老。

20219月,爸爸突然耳痛,在尋找治療的過程中,被斷症為罕見的惡性舌腺腫瘤。由於病情急速惡化,短時間內多次住院。因應病情,醫生不能進行外科手術和化療,建議爸爸做電療,但他清楚向醫護和家人表明不做任何入侵性治療、不插喉、不搶救,決定選擇「紓緩治療」,家人也一直尊重及堅守他的意願。

疫情之下,醫院禁止探訪,天父卻在爸爸身上顯出祂的愛,讓他進到明愛醫院接受紓緩治療及得到「恩恤探訪」。家人能在爸爸最後的日子,陪伴他一起祈禱讀經,在他耳邊播放詩歌和家人的道別說話。

爸爸在2022121日,零晨252分,安息主懷。他的一生,蒙神莫大的祝福,現在他已經安穩在主手中。

陳長勝先生安息禮拜

日期:二零二二年二月十二日(星期六)
時間:上午十一時正
地點: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國際禮拜堂

White Lily Hong Kong - Logo

White Lily is passionate about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families and friends to honour their loved ones while receiving comfort and healing.

愛百合熱衷於令每一個安息禮,除為主家及其親屬帶來慰藉,更讓逝者得到尊嚴。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us at
www.whitel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