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樂熙博士生於1948年9月4日澳門。祖籍廣東中山石歧,但世代一直定居澳門。排行第五,為家中長子,乳名「珠仔」,深得家人如珠如寳疼錫。
他天賦聰敏,先後以優異成績於澳門濠江小學、聖約瑟初中、培正中學畢業後,到香港浸會大學化學系1972年榮譽畢業。1974年獲得獎學金,前往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雪城分校(Syracuse University)攻讀化學博士學位;一生喜愛及浸沉於化學硏究。
1975年與中學同窗何美斯小姐於纽约雪城大學成婚。至1978年因女兒秀慧(Olivia)出世而延遲至1979年5月畢業,並取得美國纽約州立大學雪城分校(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及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化學博士雙學位。
1980年小兒子德良(David)在澳門出生後舉家回流香港工作定居,適逢中國改革開放,他是最早一批海歸派,為中國化工領域作出很大貢獻。先於香港怡和(Jardine Group)任化工部經理。後來事業再創高峰,分別在美國FMC及德國BASF巴斯夫公司創立化工部門,出任該公司division manager及executive director職位,在世界各地及中國大陸奔走,開展化工原料市場及推動環保節能工作。
1994年因家族遺傳患初期鼻咽癌,小休一段時間,其間仍服務化工界,建立Joy In Chemical公司直至2017年,交付徒弟。退休前無論在港澳北京上海廣洲都有他的徒弟,扶掖後進不遺餘力,深得後輩敬重。更熱愛母校,為浸會大學理學院顧問。對家鄉澳門尤爲思念。
他在2020年3月2日因新冠疫情港澳不通關,長居澳門避疫,直至2022年11月25日才回香港。這兩年九個月乃他一生最恬淡閒逸的歲月,住澳其間幾乎不受疫情影响。在夫人陪伴下得享家族子侄及侄孫輩的關懷敬重,深感家鄉情可貴;又能經常與同窗飲茶共聚,下午飲咖啡品嚐葡式小食馬介休球,在家有優質音響設備喜聽音樂,尤愛鄧麗君甜美歌聲小城故事。晚上經常與同窗把酒共圍吃飯;更經常欣賞澳門各樣文藝展覧活動、中西樂現場演奏,這是莫大的福氣,感恩上主的美善安排,得享永福!
懷念我們的戰友,摯友黃樂熙博士
by KM Ko高國明 23/12/2022,隆冬
黃樂熙博士一生,勤奮好學,有情有義,更有感恩的心。
他出生澳門,啟蒙于澳門濠江小學,肄業聖約瑟,澳門培正中學,負笈于香港浸會大學和美國雪城大學,憑勤奮好學精神,披荊斬棘,以優良成績,分別獲得化學學士和化學雙學位博士。他以化學專業,受聘于世界著名化工公司,香港怡和Jardine,美國FMC和德國巴斯夫(BASF),出任駐中國事務董事。幾許艱辛,上山下村,幾許磨難,建立人際網絡,把先進化工技術和產品,推銷到中國大陸,給開放改革添加動力。他懷的是愛國心。也是他職業生崖中的黃金期。
當年澳門一個罕有的美國博士名聲,令樂熙父母受顯揚,受到街坊鄉俚稱讚,孩子學習的典範,先母也常誇他。他懷感恩,感謝母校栽培,分別在澳門培正,香港浸會大學設立獎學金,捐助濠江中學校舍建設,扶植師弟妹,不遺餘力。他待人以誠,處事正值,樂觀人生,慷慨疏財,在學術界,商界,朋友滿天下。
黃博士有一個賢內助,內外兼顧他的業務;有一個秀外慧中至孝的律師女兒,和一個常掛念的聰明逝世的兒子。「橙」是黃博士至愛水果,因為見到橙,令他感到兒子猶在,爱兒曾在明報刋登一篇有關「橙」文章,父愛子情深,可見一斑。
生命不在乎長如彭祖,短如夏蟲,只在乎曾經擁有,黃樂熙博士擁有的,是一生活得精彩。雖然他已遠離,但仍活在我們心坎中。這也是天父的恩賜。
8/1/2023
收音機傳來,鄧麗君徐徐地唱,「小城故事」,令我懷念故友,黃樂熙博士,因為它是 博士至愛歌曲。人的一生,「是非成敗轉頭空,惟有喜樂在心中。」
澳門,一個小城,仍保留「小農社會」,以人為本,以孝為先。「小城故事」,滿載喜和樂。故友,黃樂熙博士,晚年偕同太太,美斯在澳門短住,享受小城歡愉,人情意濃。在生死兩茫之際,美斯回憶這段溫馨日子,她用心靈,寫下這篇文章,用情雋永,鶼鰈情深 ,懷念黃博士之情,令人動容,世間真的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典範,小城故事,真是滿載喜和樂。
美斯原文:
〔疫情留澳門生活2年9個月,我們渡過生命中最開懷恬静的歲月。得享家族子侄女及孫輩的關懷愛護,深感鄉情的可貴;又能與同窗經常相逢共聚;欣赏澳門各方文娱活動,是我们的福氣。〕
黃博士澳門人,生於斯,長於斯,也歸於斯。澳門氹仔孝思園,位於山崗上,綠蔭成林,前臨珠江口,遠眺伶仃洋,晚霞斜照,水天一色,寧靜環境,是黃博士長伴兒子的安息處,願主關顧他倆父子!
故人已隨黃鶴去,
永留點滴在五中!
懷念博士給我的建言🙏
聖約瑟毅社鄧方君
上月茶聚成永別,人生無常,願熙哥安息🌹🙏
謝恩昌
博士走了,去了另一世界,看了飯飯的圖片製作,又勾起無限思憶,願他一路好走,遲些時候,我們總有機會重遇,在另一境界,把酒言歡。
方圓
當年係聯合道一起讀書生活的日子,歷歷在目,揮之不去!
浸會化學系黃文闖
Sorry that I just learnt this sad and shocking news today, May he rest in peace!
I remember my brother Steve always had a lot of respect for 黃樂熙!
雪城大學校友Rosalind Wai
美斯
我的想法與你不謀而合!你和阿公作出了最英明的決定,趁疫情來襲而居澳,除了不受疫情影響,尚可享受親子生活,從你們在群組分享的點滴和喜悅,巴不得立即過澳門生活。人生有得有失。阿公早走了一步,他安祥辭世,回主的懷抱RIP
培正仁社徐顯枝
濠小老同學范漢惠
美斯您好!作為樂熙兄的老同學,我希望說幾句心底話。他在世期間,我們看到在他背後有一個令人欽敬的賢妻良母,默默支持他,陪伴他,照顧他,無論家庭出現什麼困難,你都是他倚賴的最有力支柱,這些都令一眾兄弟羨慕不已,亦非常放心;就算是他臨走前,我目睹你和Olivia 無論在心、身方面對他照顧得無微不至,他真是死而無憾。至親的離開,固然令人傷痛,母女日後相依為命,絕不會孤單。除了親友外,你們還有樂熙兄留給你們的好兄弟,永遠支持你們堅強地活下去!
崔紹漢博士
黃太,好突然知道呢個消息。多謝博士和妳多年照顧。我一月二號會由英國回到香港。請告知後事如何,讓我可見他老人家一面。節哀。
Benny
美斯你好,謝謝你的通知。
噩耗傳來,令我震驚,我以為黃博士的身體不錯,因我時不時在臉書見到他post 出嚟嘅相,有時是家庭照,有時是與友好相聚,都覺得他很健康,所以突來噩耗,很難接受。
黃博士對我來講,既是同事,也是恩人,我們同期出道於Jardine,後來他轉到巴斯夫,找我過擋幫手,在巴斯夫一做就是二十年!所以他是亦師亦友,如今傳來噩耗,思念之情尤深!
請問後事如何安排,什麼時候出殯,請通知一聲。另外,我可否通知我們的舊同事?
美斯,我知道你一直妥善照顧黃博士,希望你節哀順變,好好保重!
來自舊同事Ernest Mui
郭莉青小姐為浸大澳門校友會同學:
黃博士及黃博士夫人曾在2020年1月頭 (還沒有疫情前的澳門時期)參加了我和先生葉劍國作曲家在澳門 官樂怡基金會所舉辦的(古典音樂原創改編)音樂會🙏🥰也很感謝:黃博士及黃博士夫人給我們在大家學習及人生上作出鼓勵及支持🙏😃給了我和先生很大的鼓舞,讓我們銘記於心 🙌🏻💕💕感激萬分。望黃博士家人,一切安好🙌🏻💕
「其生也榮」🙌🏻🌟
黃博士家人加油,一同和我們努力增強免疫力,一同渡過最艱難的港澳疫情期,加油 🙌🏻🌟🌟💕💕💕
葉郭莉菁(音樂、動畫製作)
葉劍國(音樂作曲博士)
美斯,Wong Sir 能夠娶到你是他這生的福報,祝願你一切安好!
美玲
哲人其萎
本來相約畢業50年聚餐.
人生無常,莫過於此.
白鴻騰 敬輓
美斯,秀慧
突傳來惡訊我倆甚為悲傷。連最後一程也不能送他。
從浸會四年,水濂洞同房,大夥一齊做實驗報告,木瓜場的歡樂,紐約雪城婚禮,往日的一幕幕將永留我的腦海中。人生唏噓,幸好的是他走前沒太多的痛苦。
你倆多保重,順變節哀,往前望。
何亮,美珍
It had been more than 50 years , so you leave without saying good bye. There is still so much to talk about. If we ever meet again, let us know what is like the other side! Love David and Mailing.
小弟謹以香港浸會書院化學系72年畢業同窗的身份,在此為黃樂熙博士說幾句悼念的話。
黃博士的身段與小弟差不多,但智商之高,則令小弟望塵莫及。大家在化學系同窗的4年期間,他的成績一直是同儕之冠。尤其是大家最害怕的一科Physical Chemistry(物理化學),黃博士卻是最能迎難而上的一位,他的成績當然是獨佔鰲頭。他才智過人,好學不倦,亦樂於幫助同學,常常主動提出組織學習班、補習班之類,讓大家有機會互相砌磋,共同進退,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
黃博士極具領導才華,他的組織能力極強。除讀書的學習班外,很多課餘活動,包括學系足球隊、行山、露營等,都是由他組織策劃。他對學系的莫大貢獻之一,就是牽頭在1994年成立浸會化學系舊生會,這是第一個以學系名義在浸大成立的舊生會,從此牽起其他不少學系效法。黃博士與小弟都是發起人,他勞心勞力,身先士卒,不遺餘力的精神,在此事件中表露無遺。成事後便功成身退,在幕後全力支持會務的發展,令化學系舊生會至今仍歷久不衰。
黃博士是成功的先驅者。猶記當年在浸會書院的畢業生,在社會上只獲承認為大專資歷,無論就業或繼續升學都受盡歧視,化學系畢業的同學也面對同一命運。但黃博士再一次發揮他的迎難而上的精神,先是在美國雪城大學取得化學雙學位博士,跟着在化工界勇闖高峰,先後在世界著名化工公司任職高層,並在德國巴斯夫化工出任駐亞太區(Greater China)事務董事,亦同時把先進化工技術和產品引進中國,足以證明他心懷祖國。
每個人的人生不會是風平浪靜、一帆風順的,總會有順流逆流、波濤起伏的時刻。黃博士的生命中,也曾面對疾病、傷痛,但他和家人非常堅強地面對和克服難關。作為他的多年同窗好友,我一方面暗自代入理解他的傷痛,另一方面又無限佩服他的剛強,足以作為我一生學習的榜樣。
黃博士的女兒Olivia曾經傳過一份黃博士親手抄寫的青年向上歌給我,於此引述與大家分享,可以作為黃博士一生的寫照。
我要真誠,莫負人家信任深。
我要虛懷,心誠義重財輕。
我要剛強,人間痛苦才能當。
我要膽壯,奮鬥才能得勝。
樂熙兄,我們永遠懷念你!
美斯,
聽到黃樂𤋮去世的消息,真是很難過!好幾晚都難以安眠,回看他在培正仁社社群最後那些電郵,不無感慨萬分!他至終仍記掛我們的仁社!可惜當時我還以為他是開玩笑,我真是後悔不答應他回來看看。不過現在高國明學兄的高辦事能力,及眾同學的團結支持,他在泉下也該安心。
在培正中學畢業時,他主張要辦同學錄,我則持反對意見,原因當時我覺得最後-年功課繁重,無謂化時間去搞,最大問題是我不懂商界的運作,錢從那裏來。所以主張大家交換照片,寫下留言作紀念就算。但是樂𤋮堅持要做同學錄,也獲得多數同學支持,最後做成一本我漂洋過海至今仍帶着回憶的同學錄。制作當中我沒有出過一分力,但是當時黃樂𤋮帶著幾位同學到我家,很誠懇希望得我的支持,這樣大方氣量真令我刮目相看!這本帶着他的心血,我的羞愧的同學錄眞是我一生做人做事警鐘!謝謝你黃樂熙!!
我還感謝你們夫婦帶着秀慧來溫哥華探望我們, 當時正是為生活博殺時期,沒有時間和你們聚聚分享生活點滴,真是抱歉。
樂𤋮離去,你和秀慧節哀順變,辦完事後好好休息,保重身體!有機會出來國外走走,我家有地方,不用住旅店。
培正仁社李静同學
培正仁社居纽约金兆華同學
黃樂熙博士, You are gone, but not forgotten!!!
在浸大時, 每論在体育運動或書功課上你都是我們化学系的領導人物, 你聰明能幹不在話下, 且幫助別人, 教導我们功課不違力, 又安排康樂活動, 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好師兄!
日畢業後, 我便來了加拿大, 我每次回港探望父母, 你都会通知在港同学來相敘, 吃吃飯, 談天說地, 一樂也! 謝謝你!
Rest in peace my dear friend!
容美卿
黃博士,認識您只是短短數天,大多數時間更只以紙筆溝通,最有印象是您和藹可親的笑容,與及在您臨離開前與您分享《青年向上歌》。
知道您很掛心家人,因您常要我轉達叫他們不用擔心您,到今天我們都不用再擔心您,因知道您已在天家,有天父照顧您,而將來您們一家也在天家再相見。
明愛醫院柯院牧
日期:二零二三年一月十日(星期二)
時間:上午十時三十分
地點: 聖安德烈堂
White Lily is passionate about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families and friends to honour their loved ones while receiving comfort and healing.
愛百合熱衷於令每一個安息禮,除為主家及其親屬帶來慰藉,更讓逝者得到尊嚴。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us at
www.whitel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