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您,許蔡蘊華女士

家母蔡蘊華,廣東揭陽人士,生於民國十三年,成長於戰亂,年青時已隨行醫的外祖父參與紅十字會救治傷兵工作。作為家中七姊弟的大家姐,除了協助外祖父的醫務,亦須同時兼顧家中雜務,背負照顧弟妹的責任;更因戰時生活條件極差,亦不得不咬緊牙關攀山涉水擔運米、鹽,幫補家中不足的米糧。

由於德國長老宗差會在潮汕地區的工作,家母很早就有機會接觸教會,認識基督,接受救恩。及後,家母因逃避內亂,隻身到港,認識家父許堅並共同組織家庭,誕下四名子女, 依次為:麗莊、麗明、立中、立偉。在戰後社會普遍艱苦的情况下,縱然環境惡劣,生活逼人,為免子女在複雜的基層環境受到不好的影響,家母很早便將兒女帶到教會,藉以抗衡周圍世俗文化的感染,以信仰為根,建立基本做人的規範。

多年艱苦的歷練,造就家母剛毅堅強、甚至近乎嚴苛的性格。然縱在磨難之中,家母對族俚親屬仍經常保持密切往來,經常不吝幫助鄰舍,亦未嘗間斷聚會,積極參與教會活動、探訪有需要者。

由於家父畢生從事文化工作,家母亦練就一手工整剛勁的字體,往往令人刮目相看。家父晚年因健康緣故半退休於台灣,家母亦陪伴在側,照顧家父起居;三數年間,竟說得一口流利國語。能夠自由運用一文三語(潮語、粵語、國語),在她那輩人中並不多見。這反映家母有相當強吸收新事物的能力,若生於一個不同的時代,她大概不難建立個人的事業,開闢另一種截然不同的人生。但現實中除了早年曾替刺繡公司繡花幫補外快,婚後她基本上從未外出工作;家庭,可以說是她生活的全部。

家父離世後,子女亦陸續出身,建立各自的家庭,並散居不同的地方;偶爾能夠一家團聚,幾代同堂,是她最為滿足的時刻。

回顧家母一生,如何在一個苦樂、得失難以扯平的人生中肯定生命,是一個莫大的挑戰。摩西說人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 (家母更達至九十八歲的高齡) ,但其中所矜誇的,往往只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不覺間便如飛而去。家母若非在這既短暫又漫長的客旅人生認定造物主的同在,相信一切事物背後皆有更高的美意,恐怕早已灰心放棄了。然而她經常掛在口邊的都是感恩,並提醒各人不可忘記數算主的恩典,因為一切的好處,都是從上頭而來。

許蔡蘊華女士安息禮拜

日期:二零二三年一月十八日(禮拜三)
時間:上午十時三十分
地點:香港聖公會靈風堂

White Lily Hong Kong - Logo

White Lily is passionate about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families and friends to honour their loved ones while receiving comfort and healing.

愛百合熱衷於令每一個安息禮,除為主家及其親屬帶來慰藉,更讓逝者得到尊嚴。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us at
www.whitel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