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歐陽少池,祖籍廣東中山,1936年2⽉6⽇出⽣於⾹港,兒時經歷打仗,家境貧窮,常常挨餓,有次得知教會派⽶飯,便和⼆家姐⼀起去討飯吃,神⽗⾒他們非常瘦弱,⽣起憐憫之⼼,除叫他們天天來取飯,還教他們讀書寫字,之後更安排他們入住深⽔埗的寶⾎醫院孤兒院,幫神⽗幹活,如拔草和打理⼩動物。未幾⽇本佔領⾹港,街上常滿佈屍體,家⽗那時不⾜⼗歲,也要幫忙把屍體挪開。
長大後家父就讀於九龍伊利沙白中學,但中三後即出來社會工作,由低層做起,起初在他堂兄堂嫂的貿易公司做跑腿,因工作勤快得賞識。後來堂兄嫂移民,索性把公司交給他,此成為了家父事業的起步點。
當家父住在旺角時,認識了朋友包租婆的女兒,拍拖七年後娶她為妻,成為我們的母親。家父常讚她賢良淑德、溫柔體貼。他們婚後育有我們三姊弟。
家父平常工作很忙,我們小時候最期待的是逢週末或假期,晚飯後和他走到附近的超市買零食,他最愛買印尼龍蝦片、芒果乾、益力多、雪糕、布丁/jelly,當然還有朱古力和蛋糕。
家父也愛看西片,說那些才是大製作,007占⼠邦及星球⼤戰也是他建議帶我們去看的。除此,我們也喜歡在家中⼀起看星期六明珠930⼤電影,邊看邊與我們分享零食。
⽽週末飲茶吃點⼼,也是我們溫馨的美好回憶之一。家⽗看報紙刨⾺經,我們則看《明週》或漫畫。他和我們共建了寶貴的儀式感。
我們一家經歷過小康之家無憂的生活,但也曾遇過艱難和緊拙的日子。記得家父為了供我們在海外唸大學,要抵押銀行借錢給我們交學費。他常說困難時家人就是他的動力和支持,而身邊的賢內助就是他的最大幫助。爸爸從來不跟我們說「愛」,但他奉獻一生為這個家庭做的全是愛。
家父為人慷慨,能力所及的範圍幫助了很多朋友和親戚,又會捐款到教會機構。他人生最大的娛樂莫過於「買馬」,幸好不是沉迷,而是用科學的方法,下注前做好研究,賽後也作檢討。
他七十歲時仍堅持每天回好景公司,看看有什麼要注意的。直至退休,他才四處去旅行。台灣、馬來西亞、泰國、日本、北京、廣州都去過。這也是他和太太、兒女及孫兒孫女的美好回憶。
家父自幼認識上主,也經歷主及教會的愛顧,心中充滿感恩。他走過了人生幾近九十年的路,幾個月前才因新冠病毒感染而入院,後來雖然新冠康復,他卻因年邁而身體一直衰弱。我們去病床前探候他,為他祈禱,他對院牧重申自己相信耶穌,為此我們十分感恩。
我們⼀家⼈⾒證了耶穌親⼿接家⽗回天國。我們三姐弟,媽媽和女婿⼀起陪伴著家⽗,和他祈禱,及在他⽿邊播放「恩典之路」這⾸詩歌,告訴他,他的⼈⽣充滿神的恩典,像睡着似的安詳地回到天⽗那裡。
日期:二零二三年一月十一日(禮拜三)
時間:下午二時三十分
地點:聖安德烈堂
White Lily is passionate about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families and friends to honour their loved ones while receiving comfort and healing.
愛百合熱衷於令每一個安息禮,除為主家及其親屬帶來慰藉,更讓逝者得到尊嚴。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us at
www.whitel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