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於1933年出生於廣東省中山石岐,五歲的時候公公不幸因病去世,當時世界大戰,全國都在戰亂中,媽媽跟著外婆兩母女孤苦伶仃過著非常艱辛的日子,幸得外婆家中的兄弟姊妹關懷照顧才不至流落街頭,也得到點米飯糊口,那個時候媽媽在鄉下沒有機會讀書,每天和婆婆幹活,記得她說經常和婆婆兩母女擔著一些物品走路到另一條村,來回需要一整天時間,相信就是因為從小失去父親,依靠在別人家中,每天咬著牙根艱辛地生活,這樣鍛鍊出一種不向困難低頭、克服困境、不屈不撓的精神和性格。
1949年大陸解放後,外婆帶著媽媽來到香港尋找新生活,那時香港百業待興,婆婆找到一份打住家工的工作,所以不能跟媽媽一起居住,很快媽媽也找到一份工廠的工作,與朋友一起租住床位,雖然打工生活仍然艱苦,因為媽媽從小養成了獨立、堅毅的性格,很快就適應下來。三年後,媽媽19歲時認識了同齡的爸爸,生命中第一個男朋友,據媽媽說,開始的時候她是不喜歡爸爸的,還有些討厭,當時爸爸是這工廠的管工,甚得老板賞識,在工作中時常作弄當時在工作中的女同事,將一些機器運行中產生的鋒利又熾熱的鐵屑飛彈去媽媽身上,以剌痛別人而樂,可能這是爸爸對女孩子的追求手段,想引起媽媽注意,皇天不負有心人,後來他們終於拍起拖來,23歲時他們結婚一起步入人生另一階段,開始組織家庭,很快,24歲時大哥出生了,及後我們另外的六兄弟姊妹陸續出世。
在五、六十年代香港百廢待興,生活仍然困難,為了照顧孩子不能外出工作,媽媽還在家中做一些外發加工賺取微薄金錢幫補家計,十多年後直至最小的弟弟出生,爸爸媽媽接了退休的外婆回來一起居住,同時爸爸也藉著機會開展自己的事業,努力打拼,媽媽在家帶著我們幾個孩子一起支持爸爸,大哥當時九歲就跟著爸爸在工廠作童工,媽媽除了晚上幾小時睡覺,整天不停工作,除了家務、做爸爸工廠帶回來的加工件之外,還要兼顧工廠的飯餐,每天辛勞工作,任勞任怨,但很記得當時一家在這環境下生活得非常開心,爸爸媽媽努力工作,維持家庭,我們有書讀,晚上圍著餐桌愉快地一起吃飯,這個情景現在還歷歷在目。
2010年大哥因意外離世,媽媽知道這悲慘消息後整個人崩潰下來,本來就不甚說話、一向沉默寡言的她跌入到傷痛深淵中,當時藉著一個機會,媽媽進入了教會,認識了主耶穌基督,展開了教會生活,每星期都參加崇拜、有適合自己的活動就參加,在教會裏認識了一班很投契的弟兄姊妹,參加了識字班、查經班、手語班、詩歌班和福音粵曲班等等,還時常大塊兒一起出外旅遊,漸漸媽媽從失去兒子的傷痛中走出來了,還在2011年12月聖誕節受洗,接受主耶穌基督為生命的主,這都是上帝的恩典,將一切榮耀頌讚歸於天父。
在我們的認知中,媽媽絕對是一個堅毅不屈、剛強勇敢的人,她甚至在2020年中知道自己患上了末期肝癌,在這絕症面前沒有表現懼怕,只是以平常心面對,最近她在家中跌倒,腳掌都歪了轉向另一邊,她在我們面前強忍住沒有嚷著叫痛!媽媽在醫院的最後時刻彌留之際,孩子、兒孫全部在身邊及網絡視頻陪伴相送,我們全部兄弟姊妹、內外孫等都看著她跟隨主耶穌歸到天家,與爸爸和哥哥相聚。
感謝上帝恩典!賜予我們這位付出一生照顧家庭、愛護孩子的好母親!媽媽,你對我們的大愛, 永遠地存在孩子心中,日後我們在天家再見。
日期:二零二二年七月十五日(星期五)
時間:上午十時三十分
地點:聖公會聖安德烈堂
White Lily is passionate about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families and friends to honour their loved ones while receiving comfort and healing.
愛百合熱衷於令每一個安息禮,除為主家及其親屬帶來慰藉,更讓逝者得到尊嚴。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us at
www.whitel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