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母黃李金煥於1927年農曆十一月初三出生於廣東新會,是家中長女,她有四個妹妹和兩個弟弟。母親的祖父及外公都是早期赴美做勞工的華僑,她父親曾任教師,非常重視教育,家母自幼天資聰明,勤奮好學,孝順父母,這對我們成長有極大影響。
戰亂期間,年輕的家母嫁入農民家庭,並生下大女兒。為了生活,父親隻身來港工作,幾年後母親也留下大女兒在內地而來港打工,直到大兒子出世後,才申請大女來港團聚,從此一家人在港生活。
家母共有三子兩女,一家七口住在筲箕灣淺水碼頭村木屋區的幾個床位,因丈夫做三行散工,收入不穩定,家庭收入主要靠母親做小販。家母刻苦耐勞和堅毅不屈的性格早已深深刻在我們心中。為了改善家居環境,家母節儉慳家,用了幾年積蓄,買下同村半間木屋。
幼年時,家母對我們管教嚴謹,供我們讀書之外,亦常常提醒我們要勤奮讀書,工作不怕艱苦,不怕蝕底,做事要快,不可偷懶,她還以身作則。
家母不論是做小販或者做家務,除了特別勤快,還善於投資理財和經營之道。1971年她買下鰂魚涌單位,將單位出租幫補供樓,另將原本住的木屋外邊的空地,加建成小型貨倉。這樣她可以以更便宜的價錢大量買入存貨。為了提高利潤,她甚至自建醃製酸菜的工場。及至我們長大後,相繼踏入社會工作幫補家計,家母才漸漸放下小販工作,後來也搬遷入住鰂魚涌單位。到了八九年,為照顧外孫她才完全退休。
家母因長期做小販,搬貨出入,工作勞累,導致腰骨和膝蓋勞損,晚年需要坐輪椅。近兩年還要插着胃喉,幫助飲食,但她從沒愁眉苦臉,一直堅強地生活。直至今年十月六日,因肺炎而離世。
母親為了整個家庭經濟,也為我們的學業,背起了一家的重擔,一生無甚麼娛樂、嗜好,只有艱苦工作,她對我們付出實在太多。我們要永遠記着母親的教誨。
日期: 二零二一年十月二十九日
(星期五)
時間: 下午二時三十分
地點: 聖公會聖安德烈堂
White Lily is passionate about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families and friends to honour their loved ones while receiving comfort and healing.
愛百合熱衷於令每一個安息禮,除為主家及其親屬帶來慰藉,更讓逝者得到尊嚴。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us at
www.whitel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