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您,鍾燕詩姊妹

鍾燕詩 (1980-2021)

生於香港,為人善良正義,熱愛香港的基督徒。

劇場編劇、導演、翻譯。喜歡傳統,更愛嘗新。

燕詩從小喜歡閱讀,於中學時期已經開始寫作,及至接觸到舞台劇《南海十三郎》,遂立志成為編劇。考入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心理學系後,積極參與劇社,並開始編劇創作。

2000年為崇基書院劇社編寫《紅綠燈》一劇參加四院中大劇賽,更獲頒優異劇本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2002年心理學系學士課程畢業後,繼續到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進修高級文憑(編劇),其後重返香港中文大學再取得藝術碩士(東西戲劇)學位。

就讀演藝學院期間,燕詩以《打你個小人頭》參與新域劇團「新劇煉獄計劃第二回」。

畢業後翌年創立「創驗劇場」,製作《我的援交日記》、《我的快樂時代》(車毀人亡版)、《我不是霍金》(重演版)等多部劇作。更憑《我不是霍金》獲得第三屆香港小劇場獎提名「最佳劇本」。

燕詩其他主要創作,包括自編自導之作品有:新視野藝術節《環》、香港藝術節《回收旑旎時光》、音樂劇《動物農莊》、體驗劇場《淼淼恩平》、《情書的名份》、《飢餓藝術家》、《放逐》、《戀戰中男海》、《中女解毒》、《野玫瑰之戀》、《凝在半空的流星》、《港式愛擁》、《殺出十七歲》、《愛死電燈膽》、香港電台《毒海浮生:開心Share十七歲》、電影《販賣愛》舞台原著《我的援交日記》(重演)。

主要翻譯作品有中英劇團《孤星淚》(首演和重演)、《尼古拉伯爵:吸血驚情》、Theatre Noir 《人鼠之間》、Loft Stage《辛辣人妻》、《笑愛治療》、香港演藝學院《藍•房間》、《童謠無忌》、《新宅風雲》、《窺心事》和Project Roundabout《她媽的葬禮》。電影劇本有《媽咪俠》和《樹大招風》。微電影有《轉角》和《沒有咖啡豆的農夫》。

亦曾為香港舞蹈團《霓虹》擔任戲劇指導與文本。

去年為聲樂團體「美聲匯」執導《摯愛—浦契尼》為燕詩最後的作品。

創作之外,燕詩亦熱衷教學,尤其特殊教育工作,屢為自閉症和智障人士舉辦戲劇工作坊。亦為前香港話劇團戲劇文學主任、香港電台節目《一劇之本》主持。

並獲邀於多間專上院校為客席講師,包括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演藝學院、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教育大學和香港大學校外學院等,主講編劇、創作過程、戲劇文類等。

除為IATC撰寫文章外,亦負責香港教育大學「蕊展計劃」統籌和設計服務亞氏保加症學童的《社交技考訓練教材套》,及編寫其《應用手冊》,於2017年出版。生前獲邀為香港大學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客席策展人,以沉浸式劇場手法重新設計常設展覽和活動。

燕詩藉著創作表達她對這個世界的關懷和愛,相信她的理念及精神亦會繼續流傳於我們之中。

鍾燕詩姊妹安息禮拜

日期: 二零二一年十月二十三日
(禮拜六)
時間: 下午一時卅分
地點: 基督教九龍城潮人生命堂禮堂

White Lily Hong Kong - Logo

White Lily is passionate about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families and friends to honour their loved ones while receiving comfort and healing.

愛百合熱衷於令每一個安息禮,除為主家及其親屬帶來慰藉,更讓逝者得到尊嚴。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us at
www.whitel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