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母簡美珍,1927年五月廿日生於中國廣東新興,成長於廣州,卒於2020年十二月四日,享年九十有三。外祖父是鞋匠,母親在家中排行第三。外祖母早逝,家母有賴外祖父和她的兩位兄長照顧成長。因為戰亂,母親常說自己讀書不多,只有小學程度,但卻靠不斷進修自學成長與謀生,其後在醫務所工作時認識父親。婚後,和父親於五十年代決定放棄在廣州的家業,移居香港。二人在香港從新建立生活,當時生活也是十分刻苦的。
先父潘庚泉,1976年逝世,母親身兼父職照顧我們姊弟:桉林、溫文、爾雅、仲英、仲明。面對生活各種困難,她不辭勞苦一一排難解紛。因此,我們姊弟成長過程中,生活上也沒有甚麼匱乏;而母親的生活態度也成為我們學習的楷模。
母親堅強刻苦,是我們面對生活的動力。父親去世後,母親既要持家,處理家中瑣務,也要兼顧生計。幸好,母親能持家有道,也善於理財投資。她也不怕辛勞出外謀生,多賺一些金錢,讓我們生活更為充裕。但當我們要面對公開考試時,她就會毅然辭去工作,回家全力照顧我們,使我們能專注學業應付考試。母親生活壓力不輕,身心不免勞損,在1983年時發現患了癌症。母親在確診患癌當天,就當機立斷,自行安排入院接受切除腫瘤手術。感謝主,母親手術後能慢慢康復,覆診多年也沒有復發。母親為了保持健康體魄,在七十高齡時學習游泳,之後能在標準泳池中來回練習十多次。她的毅力,我們自愧不如。母親踏入九十之年,智力漸退,但她仍努力參加老人認知訓練課程,力求保持思想能力。家母面對各種生活挑戰,也能以輕鬆的態度大而化之,使我們姊弟在成長過程中也學會了勇於面對困難。我們不免會遇上升學和轉職種種抉擇,母親總是鼓勵我們不妨一試,因為有她的支持,我們也不怕各種轉變甚至失敗。母親一生堅毅努力,我們不會忘記。
母親敬虔慕道,是我們追求真理的榜樣。母親年幼時曾在鄉間聽聞福音,二伯娘是信主的,常為她禱告;但由於認識不深,也未有決志。但她對基督信仰一直十分尊重,也讓子女參加教會和假期聖經學校。2005年,我們鼓勵母親參加教會慕道班,希望她能信主得救,得著永生的盼望。蒙天父的恩典,也得到旺角浸信會牧者和弟兄姊妹滿有愛心的教導,母親於2007年決志信主,並於同年參加水禮確認自己歸向基督。母親對信仰是非常認真的。決志後她不但恆常參與主日崇拜,更參與長者圑契,主日學和祈禱會,對學習聖經的道理,也非常努力。母親參與教會崇拜,力求準時赴會,對主日學的課業,也認真完成,從不懈怠。在家中,早上她會站在窗前禱告,平日也常常拿著大字本聖經閱讀,更將金句勤加抄寫。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也一定細細追問。母親渴慕真理的態度,我們不會忘記。
母親對親友的關愛幫助,讓我們學懂待人接物之道。母親雖然來港生活多年,但對國內親友仍然非常牽掛。小時候,我們看見母親不時把生活物資寄回國內,她也一直沒有忘記父親的遺願,匯款回鄉照顧家中老弱。母親也很注重親友間往來的禮數,常常提點我們禮尚往來,不論探訪、宴客和接待,一定要按照輩份準備賀儀禮品,更宜寬鬆待人,寧節儉自處。每次陪伴母親選購禮品,不難發現她精挑細選,也儘量切合受禮的人的需要,務求選得最適合的禮物。母親以禮以誠待人,我們不會忘記。
家母近年身體轉弱,吞食頗有困難。去年十一月廿四日因急性肺炎入院,經醫護救治,至十二月四日零晨在家人陪伴下安返天家,蒙天父恩典,息去世上勞苦。
母親一生勤勞,照顧我們姊弟無微不至,母親的慈恩,我們一生銘記,盼望我們天家重遇,同頌主恩。
日期:二零二一年一月九日(星期六)
時間: 上午十時三十分
地點: 聖公會聖安得烈堂
White Lily is passionate about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families and friends to honour their loved ones while receiving comfort and healing.
愛百合熱衷於令每一個安息禮,除為主家及其親屬帶來慰藉,更讓逝者得到尊嚴。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us at
www.whitel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