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您,謝陳嬌娥女士

媽媽陳嬌娥,上世紀三十年代在廣東順德出生。小時家境不錯,可惜少年時即逢戰亂,她和弟弟十一、二歲就一起逃難到廣州,以售賣故衣為生,幸因她年紀小,又可愛,也賺到點錢。

和平後翌年,媽媽來了香港,借錢學車衣,很快便上手找到工作,原本她在唸夜校初中班,因想早些出來打工而退學。老師為此很失望,因為媽媽讀書成績一向很好,若當時她繼續唸書,相信是可以做老師的。

結婚後做製衣,生活艱難。記得有一天,父親帶回一條「亞高高」褲,因為有客想找人做一批,但找不到人曉做。媽媽當夜通宵研究,最後接了這張單,賺了第一桶金。到工廠擴張,所有衣車、裁床、電線擺位,全由媽媽設計。電器師傅說張圖則(電線)plan得好好,還問她用什麼公司設計電線layout

媽媽又很會烹飪。記得菊花盛放時,她會煮菊花魚雲羹,真是很好味。媽媽又喜歡看西片,思想很開通。

現在大家說要跟小朋友說故事,孩子長大了會愛閱讀。媽媽只有初中程度,但在數十年前,已跟我們說故事,也會唸詩給我們聽。回想從前,她教育子女從不發脾氣,也從不要求我們考甚麼分數,做甚麼,是一個很開明的人。我們也很自由。從小到大,我們都很頑皮,但她很少體罰,我們這些破壞王,很少被打。

她也熱愛小動物。鄰居有幾隻狗,常被漁農署捉去。媽媽代鄰居上庭領回。第一次罰款很少,第二次雙倍,第三次更多,每次她也付款領回。 一次,一隻野貓跳上樹上,不懂下來,整天大叫,媽媽爬樹把牠抱下,野貓一時害怕,咬和抓傷她,那次打了幾口狂犬症針,但媽媽也沒有怪責野貓。

媽媽後來患了三叉神經痛,吃了多年止痛藥。以前的事,再也記不起了,將來的,也不用擔心。她漸漸不說話,但在和她禱告時,她會說阿門。她臉上也常帶著笑容,我們不知她有沒有信主,希望她可以在天家,不用再吃藥了。

謝陳嬌娥女士安息禮

日期: 二零二一年三月十二日(星期五)
時間: 上午十時三十分
地點: 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國際禮拜堂

White Lily Hong Kong - Logo

White Lily is passionate about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families and friends to honour their loved ones while receiving comfort and healing.

愛百合熱衷於令每一個安息禮,除為主家及其親屬帶來慰藉,更讓逝者得到尊嚴。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us at
www.whitel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