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您,龍馮玉霞姊妹

我們所愛的姊妹馮玉霞,是一位堅強的生命鬥士,上主在二零二零年十月廿五日息去了她地上的勞苦,把她接回天家。

玉霞姊妹,原籍海南島,一九六六年一月三十日在香港出生,有一姊一兄。她成長於藍田區一個基層家庭,由此鍛鍊出她堅毅及獨立的性格。她在藍田聖保祿書院唸中學,因家貧有時要住宿在教會,年紀小小已替人補習及教琴而賺取生活費。

中學畢業後,考上柏立基教育學院。自八九年起曾在沙田、大埔及九龍市區的學校任教,深得學生的喜愛;她十分熱愛及享受教書,又親自製作教材,在網上教育未普及的日子已實踐電腦教學。當她任教大埔林村公立學校時,因學生家境清貧,沒有去過麥當勞、大家樂等快餐店,便多次自費請客。

可能是家族的遺傳基因問題,玉霞年輕時已經患有乙型肝炎,於一九九一年四月正式成為瑪麗醫院肝內科病人,至九四年一月,更確診罹患肝癌,從此踏上一條漫長而充滿挑戰的抗癌路。但自九四年確診至二零零七年,玉霞多次入院,也接受大大小小的手術,但她仍照常教學工作,旁人也看不出她是癌症病人。玉霞先後經歷六次肝癌,當中有痛苦、有傷害,但也有神蹟,尤其在第六次肝癌時,在沒有任何中西藥物的治療下,醫生也感束手無策,但神奇地在一個月内腫瘤全然消失。

玉霞的一生滿有神蹟,不在於肉體的頑疾得痊癒,而在於她在種種折磨和困境中屹立不倒。二零一六年玉霞的母親過身,當時玉霞的病況嚴重,她仍在短短幾日内為母親的喪禮做好一本小册子。玉霞曾說: 「苦難讓我走進神蹟的人生。」對玉霞來說,神蹟不是挪走了她身上的苦難,而是身上的苦難不能挪走神蹟,以至她走到人生最後的階段,在病痛之中,她仍是滿有盼望和信心,知道神與她同在。

她在自己身體軟弱情況下,仍然把握餘下無多的時間,為神作工

  • 於小息、放學後,免費教學生: 彈鋼琴、素描、油畫、吹口風琴、普通話、講故事等。
  • 免費教成年人鋼琴、 英文、普通話。
  • 於不同的醫院和療養院探望病人
  • 報讀中文大學碩士課程,為主自資出書《6次肝癌原來是祝福?》
  • 於多間教會、報紙、電台、網站、FaceBookYoutube等為神分享見證
  • 入【中國神學研究院】讀神學
  • 創立【恩言藝術社】幫助長者、病人、傷健人士、學生
  • 成立【恩言樂康會】、【恩言同行者】幫助病人彼此扶持、勸勉、激勵

如她於202093日在她的Facebook-FanPage說:

「昨天聚會,我與同行者安排一切後,好開心 好感謝主,即使主的心意要帶我回天家,我都毫無遺憾,因為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今年十月廿五日,玉霞姊妹走完了地上的旅程,返回天上更美的家鄉。在此,我們為她一生感恩,也會永遠懷念她。

緬懷


Angela 20189月進入中國神學院進修基督教研究碩士課程,她與我是同一屆同學,我很快就發覺Angela 樂於做別人的朋友。記得第一堂下課後,她當晚就把在堂上用手機拍下的課程的重要日期,例如什麼時間交功課、測驗及考試等資料,用WhatsApp 發給全班同學,免得有人遺漏。我們中間幾位同學因為與Angela坐得很近,於是就組成一個學習小組。雖然只是每星期見兩晚,但很快就互相熟絡了,皆因Angela 常常在學習小組的群組中坦誠地分享她的苦與樂,也令到大家開放地分享了。大部份同學都是日間上班、晚間上課,身體雖然辛苦,心裏卻是暢快,因為我們找到了同路人。附件就是我們幾位元元同路人在2019年初踏進靜修營的合照,我們自己改了個搞笑的名,叫什麼「溫拿五天使」,吹擂一番後,大家還要收拾心情,才可安靜下來呢。

大家都知道Angela對語言、音樂和藝術都好有天份,她甚至可以開班授課。但她對文學研究、歷史又如何呢?Angela常常說:「我唔明啊!我很差啊!」我們同路人曾經有好幾次在上課前預早兩小時返校溫習,她就次次都到,而且逢到必早。有次我也早到了,我就問她:「為何你讀神學?」她說:「我曾經患過六次肝癌,上帝都幫助我。知道自己對學術文章及歷史都唔得,因為我係好直接的人。我知道上帝很真,我會直接說出來,我不懂轉彎抺角。但我也想學多一點,幫下其他癌症病患者。」Angela 就是那麼直接和謙卑。而且她亦確實積極地與癌症病患者同行,期望他們認識上帝,在病中得到力量,也得著永遠的生命。她還鼓勵曾患過重病的神學院同學,參與「同行者」的活動。在2019年暑假期間,Angela 就安排了幾位同學參加「恩言同行者分享會」。我的太太也陪同我一起參加,她感覺到Angela 好有生命力,好cheerful,她還一口氣看完了Angela那本成吋厚的書,從書中我太太再次感受到主所賜給Angela那份生命力。

今年5月底,Angela 在同路人的群組說:「醫生說無法醫治,昨天已經出院回家休息。醫生說有機會急劇惡化,不知道有幾多日子。不過仍然感恩,享受了七年沒有復發,有幸服侍主,無愧見主面。」同路人就好想相約傾談,但Angela 身體時好時壞,很難落實時間。有天早上,突然她說昨晚睡得好,可以見面,於是我便開車接她到她家附近吃午飯。到達後雨下得很大,下不了車,我們便索性在車中祈禱。雖然她很想繼續服侍主、幫助人,但她也很釋然,願意按主的旨意活得多久就多久。當我知道醫生曾經預期她的生命只剩下約十天的時間,我問她:「你在這十天會如何過?」她說:「若這兩天精神好些,我會返恩言藝術社帶小組。」基督徒常問人,「若你只有一個月的生命,你會做些什麼」,為的是希望人把握時間,做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事。我相信,上帝在許多年前已經讓Angela找到了最有意義的事。

往後,Angela 積極尋求不同的治療方法,我與太太及她的朋友也曾陪過她看中醫師。看過醫師後已是午飯時間,她提議不回家,就近吃午飯。我就點了些很清淡的餸菜,希望Angela也吃得到,誰知她只是吃了一點點便停了。我明白到,她只是不想我們錯過了午飯,其實自己是吃不下。雖然Angela 自己的身體愈來愈差,但在群組中,她卻沒有提自己的情況,而是請大家為一些突然出現嚴重情況的同行者祈禱。我看過Angela facebook,她的情況其實不比其他人好,只是她記掛著別人。

1021日早上,我收到Angela發給我的訊息:「早,我無能力與你傾,但想了很久,還是好想請你為我的禮拜分享,死亡後回到父家多麼好。」我答:「無問題。你是否想知我會點樣分享?」Angela 沒有答我,我亦沒有說出來,因為終有一日她會知道的。我十分感激Angela 的丈夫阿龍,安排我在Angela 的安息禮拜分享。當阿龍致電給我時,我心裏就浮現出以下這段聖經。這段是天使對但以理先知所説的話。但以理無論經過什麼困難,由始至終一直是信靠主的人,這段說話亦是上帝給每一位信靠主的人,包括Angela

「你必安息,到了末期,你必起來,享受你的福分。」—— 但以理書十二章13

中國神學研究院基督教研究碩士課程同學  黃信君

龍馮玉霞姊妹安息禮

日期: 二零二零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星期日)
時間: 下午三時十五分
地點: 沙田浸信會瀝源座堂

White Lily Hong Kong - Logo

White Lily is passionate about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families and friends to honour their loved ones while receiving comfort and healing.

愛百合熱衷於令每一個安息禮,除為主家及其親屬帶來慰藉,更讓逝者得到尊嚴。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us at
www.whitelily.com.hk